柬埔寨吴哥窟历史介绍(柬埔寨吴哥窟历史介绍资料)
有些人对柬埔寨吴哥窟的历史介绍很好奇。所以小军,说说柬埔寨吴哥窟的历史吧。
1.吴哥窟又称吴哥窟,位于柬埔寨,被称为柬埔寨的国宝。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寺庙建筑,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风格建筑。吴哥窟原名VrahVishnulok,意为“毗湿奴之殿”,中国古代佛教书籍称之为“桑香佛殿”。苏里山二世(1113年至1150年在位)为供奉毗湿奴而建,历时30余年才完成。吴哥窟是吴哥窟的国粹,是柬埔寨早期建筑风格的代表。
1992年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吴哥古迹列为世界文化遗产。从此,吴哥窟作为吴哥窟古迹的重中之重,成为柬埔寨一张亮丽的旅游名片。
2.吴哥王朝的历史始于9世纪。第一任国王阇耶跋摩二世带领柬埔寨走出爪哇岛,恢复了柬埔寨的独立。公元802年,他自立为王,建都于库伦山。经过几代国王的努力,到12世纪初,吴哥王朝的疆域已经扩展到今天泰国的大部分地区,每一代国王都修建了自己的国家寺庙。12世纪初,苏里山二世的叔父——杀父仇人因陀罗跋摩一世获得真腊王位,新国王迁至吴哥。由于苏里山二世是用非正统的方法夺取皇位的,为了巩固自己的威望,他不得不修建一座规模很大的寺庙,比历代国王修建的700多座寺庙都要大,作为国家的寺庙和自己的祖庙,以备将来的提升。为国王加冕的婆罗门祭司迪布达拉为国王设计了这座祠堂,献给毗湿奴,并将其命名为“毗湿奴庙”。这项工程耗时30年。因此,吴哥窟不是供一大群信徒朝拜的西式教堂或东方寺庙,而是供奉化身为印度教神的国王的宏伟祠堂。元朝航海家王大元曾于1330年至1339年游览吴哥窟,他称吴哥窟为“桑香佛殿”,这表明吴哥窟在14世纪中叶已改建为佛寺。王大元还报道吴哥窟有“四十余尺裹金石桥”,十分华丽,有“富贵真蜡”之说。公元1431年,暹罗(今东南亚泰国古称)破吴哥窟,迁都金边。次年,吴哥窟被高棉人遗弃,森林逐渐覆盖了无人居住的吴哥窟。后来,一些高棉猎人在森林里打猎,意外发现了宏伟的寺庙,而一些当地的佛教徒则在寺庙旁边建造小屋,在里面进行崇拜。然而,吴哥的大部分遗迹并不为世人所知。
仅此而已。希望小君的内容能帮助你了解更多。
- 标签:
- 柬埔寨吴哥窟历史介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