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兵十贼的由来(匪过如梳,兵过如篦什么意思)
九兵十贼的由来?
七人八谷九兵十贼的意思是从年初一至年初十,是动物的保护日和人类的警示日,名为“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兵十贼”。
年初七“人日”吃生菜包炒饭。
初八“谷日”早晨去溪河担清水,水桶面放上龙眼树枝叶,回家把龙眼叶洒水于储谷棚上,称为“禾花水”,预祝丰收。
初九日是“兵日”本应慰问军营,但民国时军民关系极为恶劣,人民避而远之,文人也是“秀才遇着兵,有理说不清”。
阳春人称蒋军158师为“158贼”。
初十“贼日”活动是提高防贼意识,不要做“贼”。
这一夜,青少年“做贼”去“偷青”。
种菜多的农户在菜园“守贼”。
传说女蜗在正月初一创造了鸡,初二造狗,初三造猪,初四造羊,初五造牛,初六造马,在初七日仿照她自己的样子造了一个小泥人,然后用藤条挥洒泥浆,结果掉到地上都变成了大量的人。
所以将正月初七定为人日。
匪过如梳,兵过如篦什么意思?
是匪过如梳,兵过如篦吧。
意思是匪过来掠夺,就像梳子一样梳理了一遍把家里财物都掠走,但是梳子齿与齿之间间隔大,仍有漏过的;篦子齿很细,形容兵丁过来掠夺,是明打明地,时间充裕,细细地搜刮,掠夺得比匪还要恨,不像匪至少还怕官府过来只好匆忙地掠过就走。
贼过如梳,兵过如篦:也作“贼是木梳,兵是竹篦”。
“贼过如篦,兵过如剃”。
梳(shu):梳通头发的工具,齿疏。
篦(bi):清除头发中虮虱的梳发工具,齿密。
指旧时贼寇掠民如同用梳一子梳过,过后还有幸存;官兵掠民如同用竹篦篦过,过后抢劫一空。
指旧时官兵害民比盗贼更甚。
姚雪垠《李自成》三卷四七章:“如今的贼就比官军讲仁义,不像官军扰民。
”
匪过如梳,兵过如蓖,官过如剃什么意思?
是匪过如梳,兵过如篦,官过如剃匪过来掠夺,就像梳子一样梳理了一遍把家里财物都掠走,但是梳子齿与齿之间间隔大,仍有漏过的;篦子齿很细,形容兵丁过来掠夺,是明打明地,时间充裕,细细地搜刮,掠夺得比匪还要恨,不像匪至少还怕官府过来只好匆忙地掠过就走。
后面还有半句是官过如剃这句不用解释了吧,官员过来搜刮,像剃头一样寸草不生了,三句话都是以头发借喻,十分形象也有说成贼来如梳,兵来如篦,官来如剃
- 标签:
- 兵贼